法制新闻报道影响客观性研究_应用心理学.doc

资料分类:医药学院 VIP会员(园丁小瞳)分享原创毕业论文参考材料更新时间:13-09-29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0980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取发放自编客观性与非客观性法制新闻报道材料和相应材料的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初步验证了非客观法制新闻对大学生的犯罪观的影响。本实验共回收有效问卷120份,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人口变量情况相同。实验数据通过采用SPSS软件中的两配对样本t检验简析了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以及描述性数据清楚展示大学生态度受两种报道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易受非客观法制新闻报道影响。大学生为维护其自身的认知平衡,错误极端的归因,并极端的寻找攻击对象,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对犯罪危害性、违法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犯罪。

关键词:法制报道    影响   客观性

 

Abstract: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ing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legal reports, preliminary validat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legal reports on college students’ view on crime. Finally, 12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rough T inspecti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found that subjective legal reports have a big influence on young people. In order to maintenance their cognitive balance, they make mistakes including error extreme attribution, and extreme looking for targets. The result of this is making the teenagers confused about crime harmfulness and illegal behavior.

Keywords:Legal news   influence   objectivity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后期的个体从童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们内心世界逐步复杂,从开放转向闭锁,并且带有较大的社会性。正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状况很不稳定,性格未定型,使得青少年时期成为了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时期[3]。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法制新闻在报导法律事件时所隐含的态度会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态度,使其产生严重的后果:激发处于相似情景下的大学生产生犯罪倾向,做出与报道中类似的犯罪举动。这不仅仅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还与法制新闻报道以法律知识宣传宗旨相违背[4]。

   证明法制报道非客观性评价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可以预防青少年犯罪,降低该群体的犯罪率,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规划与实施方能奏效。从心理学的角度让媒体了解非客观的报道对观众的影响,让媒体知道他们应该通过有选择地传播信息,满足受众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的需要,从而控制与调节其认知与行为,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意思相近论文题目: